“新中国70年七个重大理论问题”第四集——

中国道路为什么值得自信

期次:第1538期       查看:399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陈培永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陈培永 ( (右 右) 、 ) 、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贵清么值得自信 么值得自信” ”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贵清 ( (中 中) ) 解读 解读“ “中国道路为什 中国道路为什




11月25日,北大电视台播出视频思政课特别节目“新中国70年七个重大理论问题”第四集“中国道路为什么值得自信”。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贵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陈培永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理论对话,本报予以摘要刊登。
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肖贵清:中国道路是总称,是改革开放4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成果的总称,内涵确实非常丰富。关于中国道路内涵第一次正式地以党的文件形式加以概括,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中国道路内涵作了一个完整的概括。接下来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大概括中国道路内涵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就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都讲到了。第二个内容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个内容是增加了关于共同富裕的内容。到党的十八大,我们对中国道路内涵的认识就更加丰富和深刻,更加完善。
陈培永: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国情的结合。第二个方面,中国道路有目标、有方法。目标就是刚才肖老师讲的,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共同富裕,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后也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方式。这些方式包括“五位一体”,我们怎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等。第三个方面,中国道路有原则性、灵活性,有全面、有重点,有可靠的、牢固的党的领导。所以中国道路有丰富的内涵,它是一个总称,是改革开放这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成果的总称。
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道路有何关系?
肖贵清:中国道路从广义上来讲也可以包括中国革命道路,还有社会改造道路。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道路,都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以贯之的。
陈培永: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中国实际是相结合的。改革开放后,中国道路也是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要发展生产力,要让老百姓解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际上一以贯之的还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
肖贵清: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为中国道路的探索作出了贡献。所以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将近100年历史上,我们一以贯之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结合,探索出来的这样一条发展道路。
陈培永: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同的具体实际应该有不同的道路或者是方法。
肖贵清:其实邓小平同志过去讲过一句话。他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得看到历史发展不同时期,我们所进行的革命也好,建设改革也好,我们坚持的最本质东西是没有变的。
为什么会有封闭僵化的老路思维?
陈培永: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大家都要避免封闭僵化的老路思维。今天也有一些人看到了改革开放出现的问题,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生活水平提升速度不一样,就质疑改革开放。这种想法是产生封闭僵化思维的一个原因。不能拿中国道路出现的一些问题质疑中国道路取得的进步。急躁冒进,其实是容易走向封闭僵化的。
肖贵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封闭僵化的老路,首先是指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封闭僵化的老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而且完全排外。不能把改革开放之前的探索阶段称为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能拿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时期来否定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时期。从邓小平开始,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强调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必须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人类文明我们是可以借鉴吸收的,拿过来为我们所用,发展和壮大我们自己。改革开放这40年的成就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突破了过去封闭僵化的错误。
陈培永:所以整体上还是看改革开放这一段,我们中国道路所取得的成就。
肖贵清:我在课堂上给同学也讲,去年是改革开放40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从历史的视角去看待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任何人只要不抱有偏见,都会认识到当代中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了。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举世公认的一个成就。
陈培永:我们不能拿中国道路出现的一些问题来质疑中国道路取得的进步。
肖贵清:这个讲得很好,不能把我们发展中的问题无限地放大,不能以偏概全。要纵向看,看到发展的成就。这样才能坚定中国道路的自信,才能不封闭僵化,走好中国道路。
为什么今天一定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陈培永: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在近现代史上所遭遇的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包括我们面临着被“三座大山”压迫的状况,其实都是资本主义道路给我们带来的结果。社会主义道路是让中国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道路强调开放、宽容、包容,会有更大的成就或者是更长远的未来。
肖贵清:历史证明了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道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解决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这条道路适合了中国的国情,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就是正确的。
中国道路能否给西方国家提供借鉴?
陈培永:中国道路强调要在尊重别的国家国情的基础之上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道路的宽容性和包容性是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的,这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国情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道路的不断调整,也能给西方国家提供借鉴。
肖贵清:人类文明的发展本身是多样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条道路、一种发展模式是唯一的。文明多元化,发展道路也是多元化。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历史发展的条件不一样,基础也不一样,所以肯定要走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最大的优势在于适合中国的国情。
为什么中国道路在国际上受到质疑?
陈培永:中国道路不是尽善尽美的,还在不断地开拓、创新。一些人不完全客观地去看待中国。如果看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的变化,看看中国老百姓的精神气质,都不应该武断地否定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话语体系是西方国家掌控的,中国道路应该配合着中国话语,中国的话语应该走向世界。
肖贵清: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还是肤浅的、表面的,没有深入到实质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难免会得出一些偏见和不理解、质疑,甚至否定。随着中国的成功,这些问题慢慢就会消解,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道路面临哪些困难?
肖贵清: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上进行新的、带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面临很多困难,比如精准扶贫问题,不平衡问题,都需要我们解决。
陈培永: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一个国家的定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坚定地走中国道路。在面对复杂的外界形势的时候,中国道路更应该避免犯颠覆性错误。
如何评价中国道路遇到的挑战并总结经验?
肖贵清:中国道路会不断地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同时利用、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丰富道路内涵。在中国道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经过总结、提炼、加工,上升为理论。我们把成功的做法加以规范,就会形成制度。
中国道路是否将走向新帝国主义之路?
陈培永:中国不具备走向帝国主义的前提:一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外中国没有帝国主义思维。中国没有说自己代表着文明的方向,别的国家就必须接受我的道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绝对没有说唯我是从、唯我马首是瞻、我就是唯一正确的,中国不具备这种帝国主义思维。
肖贵清:现在有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新马歇尔计划”。我们坚持互利双赢。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也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绝对不会是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那是对中国道路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