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山柔云总相随

期次:第1477期    作者:章涵青   查看:128


第十九届支教团青海分团合影 第十九届支教团青海分团合影


章涵青 章涵青 ( (左一 左一) ) 和游学团的孩子们在北大西门 和游学团的孩子们在北大西门


章涵青和学生们的合影 章涵青和学生们的合影


章涵青在批改作业 章涵青在批改作业



“从燕园走向社会,他带着自己的思考与体悟,踏上西行志愿之路,在格桑花怀抱下挥洒青春汗水”,犹记得大一暑假时,作为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小记者采访了青海支教一年期满、主动延期前往玉树继续支教的宋文轩师兄,书写他的经历记下这样的前言;而或许是命运有心的安排,三年之后,会走过与师兄相似的路径,同样邂逅青海、邂逅大通,从华北平原一路西行,踏上一段崭新的征程。
“朔山边总有温柔的云”,22小时车程直抵青海、初见朔山的那个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用镜头记录下第一个瞬间,而在无数次从高一楼走回宿舍的路上,同样一抬头可以看见柔软的云,萦绕在校园的上空,与远山相映,洁白、澄澈而美好。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恰朔山新程,扬帆远航。
春风化雨,路向何方
犹记得采访文轩师兄时,师兄在一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后,指出相比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青海当地的教育更像是一种原生态教育。而当自己亲身踏上这片土地,拿起课本、接触学生时,更加细密地感知到“素质-应试-原生态”三级跳中落差的存在,深至教育理念,细入学习细节。
学生们没有想象中的调皮捣蛋,但基础薄弱、不能自主学习、面向高中高压力的学习迷惘迭生的现实境况同样摆在眼前。而在细节层面,一些无心而为的小插曲同样会让作为老师的我们“又好气又好笑”:“蓝色沉淀不溶,白色沉淀溶”、“氯化钠精体”、抛物线画成对钩或直线,理科上学生们似乎难以适应初中高中之间的飞跃,而对于语文科目,同学们经历过往的教学后更适应背诵式、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对于鉴赏和答题思路的把控,时常以迷惘的眼神回应老师:“老师,您说的重点是什么?”刚到学校的第一周,读过第一篇课文《沁园春·长沙》后,我即兴给孩子们出了“少年行”的题、试图拓展发散,却在他们的眼神中读出了迷茫和不解;回归基础、耐心落实,在经验更加丰富的当地老师的点拨下,我也试着将教学内容从侧重拓展提升,一步步转向侧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巩固,形式上趋向细化、基础,通过硬性和软性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及时温故、有效知新。
而一向遵循春风化雨原则、性情温顺的我,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和转型。同组的老师时常指摘“章老师,你对学生太温和了”,而学生们在周记里也向我建议“小涵老师,其实你可以对我们更凶一点的”, 通过后续与学生的谈心,我了解到老师作为规训者地位在当地依然根深蒂固,学生们的印象中,老师自然带着严肃的眉目,而一个带着微笑闯入的老师,对于他们来说虽有些不熟悉,但同样也消除了他们的恐惧感。慢慢发现,春风化雨与严师看似冲突,实际只是同归前的殊途,前者侧重待人的普世准则,后者重视对于问题行为的规训规诫,一定程度上类似德和法在治理国家时的效力。落实到教学上,依然保持着微笑和对于孩子的温和,只是在捕捉问题上让自己更加敏锐一些,及时发现、引导学生改正问题,有问题时严令改之,风平浪静时温和加勉。
落差与冲撞之间,时常思考支教本身能带来什么,对自己的身份不断更新着认知——我们是支教老师,是师者,但同时也是异乡者,是这片土地上的新人。抱有的理想风帆,还需先融入和适应当地的整体环境,在细节中融入、推进自身的特色与想法,积小流以成江海,站稳脚跟,才可维新。过往的日子里,无论是教学还是待人接物,在左右摇摆中寻求坚定不移,而“置备棍棒是最后的底线,春风化雨依然是不变的原则”。
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试讲时严肃正直的团长字正腔圆的解说犹在耳畔,而一年之后来到青海,四位老师再谈起这句话,多了很多现实例子的辅证。孩子们第一次经历高中生活,而我同样经历着自己的第一次教师生活,年轻、迷惘但又求索、前进,大概是这个时代必经的路牌。
所谓成长,更像是“积小成多”的改造:因为本身声音小,刚开学时每次上课完全靠喊嗓子难受,在孩子们的建议下添置了“小蜜蜂”(扩音器);从“天马行空”的自由赏析中跳出,针对孩子们的特点,明确每篇课文的结构框架和主题意涵;参考学生们的建议,顺应教育信息化趋势,努力在课文的正统讲解外添加一些生活的经历和体验,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喜忧交织的考试后,面对班里不少孩子迷惘的眼神,精神上鼓励学生的同时,亦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从“讲考分离”的迷思中寻找答案。在不断的反思和坚持下,慢慢地,从孩子们身上能够感知到一些变化,感知到一些进步;而对于自己,数月的修行积苦,使自己现在站上讲台多了些自信与从容。
“小涵老师,很开心、很幸运遇到你”,虽然平时孩子们话不多,但周末周记、QQ上的时常表白,经常带给我很多感动和惊喜。细细翻看周记,他们还会记得初见时的模样,“老师很有气质,笑起来很好看”(尽管那时自己心里很紧张),提到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改变与进步(“谢谢您为我们做出的改变”),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或开心、或烦心的事情,而异乡寒冷的冬天里,他们也不忘叮咛来自远方的老师“青海很干燥,注意身体、多喝水哈”“老师您应该也很想家吧,给您画个笑脸,远行千里,祝事事顺心,一起加油”。
千山万水,与子偕行
与子偕行的感动,不仅体现在教学和与学生的接触,更深入生活,漫于悠长的生活细节。从北京到青海,千山万水,一路西行,情感渐趋深厚,千里之间,心心念念。
搬入新校园,一切从零开始。从最初一个纸箱撑起煮食天地,到桌子、椅子购置齐备在宿舍里搭建厨房,再至对于生活空间全面而细致的改造,简朴的宿舍里烟火气缓缓升腾,分团四人行,在朔山的生活亦渐趋多彩、有味。从燕园一起来到青海,分团炒过了香锅、煮得了火锅烧肉,同样在米粥和咸鸭蛋的陪伴下怡然自乐,分团的微信群名顺应时代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分团的每个人特点亦在相处中渐趋鲜明,或严肃正直,或活泼可爱,或温文尔雅,或果断勇敢。朝夕相处里,谈笑风生间,亦亲亦友。从燕园到朔山,感谢分团的小伙伴们给我了我第二个家。
“千里之间,你我共同的足球梦”,人还未到青海时,一箱从“懂球帝”申请的足球已经提前寄到青海,支援当地足球队的建设;金秋十月,西部愿望校园足球联赛在朔山高中的操场上如火如荼地展开,坐在场边为朔山、六中的孩子们加油喝彩,得知曾经在全国比赛中带领团队前进的少年如今是自己班里的学生;而在寒冷的冬天,来自元培学院的师长、教练们同样来到青海,训练并激励追风少年们继续前进。绿茵情长,即使相隔千里,仍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延续。
大骨汤、生烤羊排、火锅,在肉食者的天堂里,煎炒烹炸各具风骚。青稞酒初尝微辣,慢慢品下,回劲甘醇,历久弥香。平凡无奇的土豆和面,在不息的相逢和陪伴中,也能在不同调料和方式的烹饪中,迸发出特别的滋味。越写越长的备课笔记,跟学生们相识相知相伴,所幸来青海的岁月间慢慢寻得了些许门道,慢慢理清了一些思路,或许难言成熟,但至少有不少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虽然前路依然漫长多艰,却多了几分心安心静。
去年十月底带朔山的14个学生到北京游学,孩子们在石舫上看向未名湖水和博雅塔,而我也在看着他们,望着这片他们所向往的、陪伴了我四年的土地。感恩燕园包容了我们四年,我们曾经也是孩子,而离开后的重返,自己的肩上也多了更多的责任。照顾好自己,成为孩子们的小太阳,是在朔山的日子里最大的期许,希望肩膀能再厚实些,能给孩子们更多的依靠,能更加成熟而有担当。
无数次从老爷山前经过,仰望山巅,总会回想起攀登过程中的百味:启程一段长长的石阶满含挑战,但直冲上去,大通的景色便尽收眼底;绕山途中,看似无路之境,向前登攀几步又是一番新天地;佛寺、道观与山脚下的清真寺辉映着多元的文化,融汇于大境通达的城市;而与伙伴们并肩而行,也使得前行之路多了许多欢声笑语。
“聆听永恒的青春,汇聚成恢弘的梦想,这梦想种在燕园,种在华夏大地,种在你我心间”,回眸过去的二百余天,脚下的这片土地,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更有朔山的雄伟,花儿之悠长,和那些看似平凡却又踏踏实实走过的足迹。它是我和我们曾生活过的地方,或许总要离开,但也总会归来,一年于斯,余梦长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朔山柔云总相随,与子偕行又一村。
(作者为北京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青海分团成员,2017年9月至今任教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先后教授高一语文、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