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燕京学堂院长 袁明

期次:第1463期       查看:66

我刚去纽约参加了一个联合国的活动,在这次活动里,我无意当中成了十九大报告的宣讲员。我听到很多主动的评论,就是中国十九大给世界吃了定心丸,看到了什么叫作领导力。还有一个更极端的说法,说将来联合国总部会不会从纽约搬到中国的什么地方去,这不是开玩笑,是一种正式的提问。这就引起我更多的思考,尤其是十九大报告里提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好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有这种提法——人类命运共同体。
什么叫作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提出这么一个概念来需要什么样的眼光、需要什么样的气度?历史从来是做了许多准备的。怎么发现历史做的准备,这需要有我们的文化自觉。就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在当下来势迅猛的强劲的技术力量的推动与支撑下,知识本身已经形成了一种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已经并将给人类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未来景观、什么样的挑战?我带一本书到纽约给联合国同事们看,我告诉他们,31年前有一位美国年轻人,他的老师侯世达先生(Douglas R. Hofstadter),是美国一位非常有名的科学工作者,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写了一本《哥德尔、艾舍尔、巴赫》,很快被两位北大数学家马希文、吴允曾发现了。他们决定要翻译。数学催生原创思想,数学的贡献怎么讲都不为过。当时这位美国年轻人到北大来,他找了一些校园里的文艺青年一起翻译他老师的这本书,这本书商务印书馆去年是第11次印刷。我把它带给联合国同事看,我说中国人学习劲头多么强烈,土壤这么深厚。北大数学系的中年老师带着一批刚刚二十出头的来自各个院系的青年人来做翻译,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这就是人类知识共同体。
我们现在不断地讲人工智能,其实这本书是人工智能的初级版,它把音乐、艺术、数学浑然一体组合到一起,而且起了一个非常雅的中国名字,叫《集异璧之大成》。我感受到,在北大我们永远不缺思想、不缺人才,我们要有一种自觉来发现、来组织。这位当年的美国年轻人莫大维(David Moser)现在已经两鬓飞霜,他在中国30多年,现在已经正式加入北大燕京学堂。
我还有一个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塑造要注意青年人的作用。这次去联合国我看到,新任的联合国秘书长非常有眼光,他不动声色地在做很多改革。比如他聘任了一位24岁的斯里兰卡的年轻女孩,称作“青年使者”,这位青年使者领导着好几百人呢。我跟这个女孩子谈话,深深地被她的挑战性和活力震撼。我问她,你们是不是要搞很多模拟联合国?她说:“我们要走出传统,现在的联合国是沿用19世纪的概念、20世纪的实践,而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要做更加实在的工作、更加有当代气息的工作。”我觉得她非常接地气,因为她来自斯里兰卡,她知道世界上的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女性需要什么样的关怀与关注。
这次我还见到约旦王后拉尼娅,11年前她曾经来北大访问,和青年学生座谈。她特别关注中东难民问题。我告诉她,我们燕京学堂有一位刚刚毕业并得到北大硕士学位的美国女孩艾丽斯,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在燕京学堂学习时,曾经组织北大青年关注中东难民。她现在又回到中东地区,以约旦为基地,访遍了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的难民营,基本上天天与难民在一起。她对这样的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她说原来在美国受教育时,听惯了“你们要当未来领袖”这样的话,但是到了中东,和难民们一起经受了苦难,方知道“不是我在拯救他们,而是他们在安慰我,让我知道生命的意义”。所以我就跟王后讲,这样培养的青年将来是真正能做事的,他们在实践中会成熟为真正的领导人。
这次纽约之行确实启发并促进了我的思考。我感觉到除了我们在这儿讨论十九大的报告,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关注,需要有更多的人去跟他们讲,这也是我们的使命。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句空话,它有大量的内容,有很多题目要我们去做,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很多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我相信这是一次伟大的实践,我们要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面前真正不忘初心,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篇文章做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