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鹏飞:把学问做在广袤的沙漠里

期次:第1464期    作者:·付东红   查看:138


屠鹏飞 屠鹏飞



 屠鹏飞,1985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至1989年在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学习;1990年7月在中国药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9月进入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院士。1992年12月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至今,致力于中药药效物质与新药创制、中药质量分析、中药资源发展与利用。他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70余项,成功研制二类新药2项,获得新药证书4个;在研一类、五类新药10多项,获得临床批件6个。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1项。发表论文700多篇,其中SCI收载300多篇,著作14部,授权专利42项。
科研要有大格局,不能为科研而科研
“作为一名科学家,我觉得光做科研是不行的。如果我们做研究的目的仅仅是发表一些论文,或者获得一些奖项,甚至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为科研而科研,这就偏离了科学研究最初的目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必须想办法推广出去,体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屠鹏飞做科研的出发点,也是立足点。
中药是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人民养生保健的主要物质,在人民健康事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中药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评价标准,对于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升中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屠鹏飞团队针对中药普遍存在的药效物质不明确、指标性成分与功效相关性不强、单指标或少数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难以有效控制其质量、化学对照品严重缺乏等关键热点问题,在国家“863”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课题支持下,所开展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屠鹏飞牵头的“基于活性成分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及在药材和红花注射液等中的应用”项目,以功效相关活性成分研究为切入点,建立了基于活性成分的中药整体质量控制系列新技术和新方法,并成功用于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显著提升了中药质控水平,促进了中药标准体系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屠鹏飞不仅埋首于科学研究,还致力于科研的应用与推广,把科学研究的作用最大化。
研究成果“基于活性成分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及在药材和红花注射液等中的应用”项目,荣获了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屠鹏飞团队的另一项“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高产稳产技术与大规模推广”项目,获得了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唯一的一等奖。
项目的实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寄生植物大面积高产稳产,创造了中国特色可持续治理沙漠和南疆地区精准扶贫新模式,彻底解决了肉苁蓉药材资源问题,成为履行华盛顿条约的典范,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解决一种资源,治理一片沙漠,改善一域生态,形成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
屠鹏飞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不仅把科研做到了荣获国家奖的高度,还把科研转化成生产力,服务社会,造福百姓。他把科研做到了极致。
把学问做在广袤的沙漠里
1990年,屠鹏飞在北医药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选择沙漠植物肉苁蓉作为其研究课题。由于长期乱采滥挖,那个时候找到一棵野生肉苁蓉并不容易。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屠鹏飞踏上了寻找野生肉苁蓉之路。他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坐了3天3夜的火车。到达乌鲁木齐,又坐上一辆老旧的公交大巴,在汽车上又颠簸了5天半,才到达新疆和田。屠鹏飞找到当时和田地区医药公司了解有关情况后,又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才到达管花肉苁蓉的主产地、国家贫困县——于田县。当时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温度高达50℃以上,一路上黄沙漫天、遮天蔽日。不过,当找到野生肉苁蓉的那一刻,他一下子忘记了疲惫,拿出相机蹲着、趴着,不停地拍照。
第一次见到肉苁蓉在地下生长的形态,仍处于兴奋中的屠鹏飞自言自语地说:肉苁蓉是寄生植物,主要寄生在梭梭、柽柳等植物根部,是怎么寄生到寄主的根上的?如果搞清楚了肉苁蓉的寄生原理,就有可能对肉苁蓉进行人工种植,不仅可以解决药材资源紧缺问题,同时也能治理沙漠,提高荒漠地区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从那时起,屠鹏飞二十多次深入内蒙古西部、新疆南北疆的沙漠地区进行资源调查和生物学研究,足迹遍布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巴丹吉林、腾格里等沙漠。
屠鹏飞邀请中国农业大学郭玉海教授、内蒙古阿拉善盟林业治沙研究所田永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李晓波教授等组成多学科协作组,在系统阐明肉苁蓉属植物及其寄主梭梭、柽柳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攻克了寄生植物人工种植的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荒漠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植物的高产稳产种植技术,并在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南疆地区大规模推广。至今,已在内蒙古阿拉善盟推广种植梭梭500多万亩,接种荒漠肉苁蓉60 多万亩,年产肉苁蓉达到1500吨;在新疆和田地区推广种植柽柳40 多万亩,接种管花肉苁蓉35万亩,年产肉苁蓉达到4500多吨。项目累计治理沙漠540多万亩,有效防治了沙尘暴的发生,为阿拉善盟和和田地区构筑了一道道牢固的生态屏障。研究技术的推广,有效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农牧民致富、地方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此,屠鹏飞被授予内蒙古阿拉善盟荣誉公民和新疆和田地区科学技术特等奖。
肩扛责任,心怀大爱。这也就是为什么屠鹏飞教授从1990年开始从事肉苁蓉系统研究与推广应用至今仍坚守在这一领域,兢兢业业,不断播种,不断耕耘,不断收获。他不仅限于做强个人的专业,也身体力行培养了年轻学子的科研态度和社会责任,更为广袤的沙漠撑起一片绿洲,为国家精准扶贫提供了样板。
(作者为《北医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