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召开理论研讨会, 十三位专家

解读十九大与国家之路

期次:第1464期       查看:241


11 11月 月10 10日上午 日上午, ,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 “十九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九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理论研讨会在交流中心阳光厅召开


  本报讯 11月10日上午,北京大学“十九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研讨会在交流中心阳光厅召开。校党委书记郝平、校长林建华及在校的其他校领导,13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于鸿君主持。
郝平阐述了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学校当前和今后最大的政治任务,并代表学校党委对学校下一阶段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再次作出部署。郝平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高校“双一流”建设全过程、融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过程,与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实现有机的融合;二是把北大的改革发展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新时代的宏伟蓝图,更加自觉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来自校内的13位专家依次发言,围绕十九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面进行了深度理论研讨。
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名誉院长厉以宁先生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作了论述。他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符合当前中国深化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恭庆先生发言的题目是《民族复兴与数学强国》。他认为,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础,还在科学研究、高新技术、经济金融、国家安全等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期待中国从数学大国到数学强国的飞跃。
医学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詹启敏以《发展北大医学,服务健康中国》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十九大描绘了健康中国建设路线图,北大医学面临一个很好的机遇,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让北大医学成为能够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的医学高地。
哲学系教授、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叶朗先生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历史使命》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我们要“坚守中华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作为我们重要的历史使命。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燕京学堂院长袁明结合自己的经历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其历史准备和文化自觉。
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以《新时代的民生发展与制度建设》为题,论述了如何针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
哲学系教授赵敦华与在场听众分享了《新时代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考》,他希望中国哲学工作者肩负起深刻阐述和广泛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职责。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浦劬以《以创新的思维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发展》为题,为大家讲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创新和思考。人口研究所教授、所长郑晓瑛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新时代人口健康》为题进行了发言。她希望北大人在人口健康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大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分享了他最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本质追求和精神内涵的深入思考。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韩毓海以《制度建设是根本问题》为题,就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执行院长孙熙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为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以《新时代北大学者的新使命》为题进行了发言。她指出,北大学者的新使命就是要坚持中国学术的主体性。
于鸿君在总结发言中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今天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刻分析和阐释,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地落实,他特别强调:各单位要全面贯彻落实郝平同志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学科优势,并采用邀请专家解读研讨等多种形式,尽快“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为“做实”打好基础,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十九大精神的落实。
校内师生以及关心北京大学发展的校友、媒体等各界朋友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新闻网记者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