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一中:赣鄱大地的传奇

期次:第1453期    作者:■ 校报记者 高乔   查看:152


临川一中 临川一中


  临川一中南门口,鲜红的高考龙虎榜排成一溜,上百个黄灿灿的毕业生名字,和全国各个名牌大学的名字连接在一起,密密麻麻,整齐排列。龙虎榜背后,汉白玉的王安石雕像长袖轻飘,仿佛迎风而立。
  “勇夺全省状元”“一本线、二本线录取人数全省第一”这样的字眼,在临川一中的喜报上,早已习以为常。每年7月下旬,在“临川一中录取北大清华生颁奖大会”上,台上数十个北大清华录取的毕业生,和台下从全市乃至全省各地慕名而来的数百名准高一新生齐聚一堂,犹如一场无形的接力。
  坐落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上顿渡镇的临川一中,自 1955 年成立,至今已有62年历史。历史上的抚州临川,曾经文化鼎盛,人才辈出,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陆象山等历史名人都是在临川成长成才。
  如今,占地441 亩的临川一中新校区容纳了近万名在校学生,每年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数量稳定在 30 名左右,常年占据两所学校在江西招生名额的三分之一,考入全国名牌大学的学生数以百计。自 2008 年以来的近十年间,临川一中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有328人,其中包括了9名高考状元。
  与常年持续的骄人成绩对应的,是临川一中高强度的学习安排。每天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九点半,每周休息半天,是临川一中师生的正常作息。老师自制的高质量高难度的“小白卷”,让学生们又爱又恨;班主任、年级主任不定期地与学生约谈,及时掌握学生最新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为了节省生活中的点滴时间,临川一中的学生们常常是跑着回家吃饭。走路速度快,几乎是临川一中毕业生的一大共同特点。
  “最难忘的是数学老师课上的段子”“想起临一,就想起班主任叫我到走廊聊天吹风的场景”“打篮球的时候刚好碰到数学老师”“最喜欢吃完晚饭在北门口的池塘边喂一小会儿鱼”……在临川一中毕业生的回忆里,日复一日的听课、刷题、考试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许多只有他们才知道的精彩。
  诗雨文学社、DM 音乐社、空翼动漫社、Encore 外语社、魔方社……在外界为临川一中贴上“应试教育”“高考机器”的标签时,临川一中的师生们锲而不舍地探索着应试与全面发展间的平衡。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社团,学校专门开设的书法课、心理课,暑假开办的“牛津、剑桥暑期常青藤英语夏令营”,为临川一中的学生提供了提高综合能力、开拓国际视野的平台。
  高考录取结束,一届毕业生离开校园,一届毕业班又迅速过渡到备战高考的紧张状态。四座回廊相连的教学楼里书声琅琅,办公楼前满满的祝贺高考辉煌成绩的大红条幅从楼顶垂到地面,考入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感言贴在路边的宣传栏里,崭新的画纸,青春的面孔,明年又是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