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过的路

——写在“兴大科学报告”第500期

期次:第1429期    作者:□校报记者 高乔   查看:74


第 第500 500期兴大科学报告现场 期兴大科学报告现场


斯坦福大学卡洛琳 斯坦福大学卡洛琳· ·贝尔托兹 贝尔托兹教授作报告 教授作报告
  (下转第2版)


2016年9月30日下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楼A区报告厅,“兴大科学报告”第500期如期举行,可容纳3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曾经主讲“兴大科学报告”第1期的林建华校长以“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再思考”为主题,与化学学院师生面对面探讨研究生教育的意义。
“兴大科学报告”是化学学院的高端系列学术报告,旨在促进学院师生了解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从1995年10月11日第1期到2016年9月30日第500期,“兴大科学报告”伴随着北大化学学院的成长,已走过二十一个年头。从院内交流的讲台到国际学术的舞台,从化学领域到学科交叉,从学术氛围到院系文化,“兴大科学报告”已成为北大化学学院二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守,嵌入北大化学学院的发展与未来。
远者来:家门口的国际报告厅
汇聚全球顶尖化学学者,聚焦国际前沿化学议题,关注交叉学科最新动态,“兴大科学报告”已成为北大化学学院师生们“家门口的国际报告厅”。
“坐在家里面,就能接触到国际上最先进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北大化学学院吴凯教授用这样一句话形容兴大报告对北大化学学院的意义。如今的“兴大科学报告”,既是一年级研究生的必修课,也已成为北大化学学院目前层次最高的学术报告。
自2014年“兴大科学报告”升级为高端学术报告系列以来,数十位全球化学研究一线的国际学者登上“兴大科学报告”的讲台。年富力强,国际知名,同时处于快速上升期,是“兴大科学报告”演讲嘉宾的共同特征。在经过“兴大科学报告”学术交流遴选委员会的提名讨论、综合考量和选择后,受邀的学者根据北大化学学院提议的主题,与学院的师生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
“立足化学,关注前沿交叉,探索学科交叉领域。”北大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雷晓光博士认为这正是“兴大科学报告”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单壁碳纳米管、化学遗传学生物核磁共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肿瘤糖-蛋白质复合物靶向的癌症免疫治疗……无论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物理、生物、材料、医学等化学相关交叉学科,都是“兴大科学报告”涉及的领域。
“阿里耶·瓦舍尔教授将计算模拟所得的生物过程拟人化,还用暴走漫画生动地表现了研究中的思路变化。这非常新颖,也非常吸引我。”深入浅出的报告风格给北大化学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张旻烨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生积极发问的氛围,已经与国际研讨会很相近了。” 在北大化学学院研究员刘剑博士看来,踊跃提问的学生,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常常给报告人留下深刻影响,向世界展示了北大学生的风采。
“我永远不知道北大学生的下一个问题会是什么!”北大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张俊龙博士表示,报告人在反馈中对学生的赞赏,也让化学学院的教师颇感自豪。
如今,“兴大科学报告”已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声誉,对于受邀的学者而言,将“‘兴大科学报告’讲座演讲人”写入自己的简历,已成为一种荣誉象征。
共命运:走向一流的征程缩影
跨越二十一年,500期“兴大科学报告”,犹如一张北大化学学院科研能力发展的“缩微胶片”。
“读本科的时候, 听‘兴大科学报告’主要是开阔视野,锻炼研究思想。这么多年来,‘兴大科学报告’逐渐高端化、学术化,也是为了培养训练学生。”担任“兴大科学报告”遴选委员会成员的北大化学学院院长助理陈继涛博士说。从1992年开始在北大化学学院就读本科到博士后留校,从学生到教师,从听众到组织者,“兴大科学报告”与北大化学学院的发展,他都亲身经历。
1994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更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并确立“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化学教育和研究机构”的建设目标。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推动科研国际化进程,北大化学学院走在国内化学研究领域的前列。
1995年,时任北大化学学院副院长、主管科研的严纯华教授,组织创办“兴大科学报告”并担任主持人,一主持就是二十年。回忆起“兴大科学报告”中的趣事,严纯华分享道:“曾经在兴大报告访问期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杰夫·朗教授与来自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尼克·朗教授相遇。两人从未谋面,但研究方向相近,一直相互关注、阅读对方的论文,最后居然相聚于‘兴大科学报告’。”
林建华主讲“无机固体化学物与材料的软化合成”,刘忠范主讲“针尖化学——化学家们的挑战”,高松主讲“稀土磁分子材料”,周其凤主讲“高明但不高深”……在“兴大科学报告”创办初期,报告内容或侧重专业知识,或侧重科研经验;北大化学学院的老师们,无论头衔职称纷纷站上讲台,介绍自己最新研究成果,与同事交流促进,也为学生提供学术熏陶。
“通过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多学科的交叉、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来吸引和培养有创造能力的高质量研究生。”北大化学学院百周年庆时,时任北大化学学院副院长的王剑波教授提出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原创性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国际化的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成为北大化学学院培养科研人才的发展趋势。
“跟在别人后面做研究,永远是帮别人‘抬轿子’。我们要有自己的原创和特色。”吴凯认为,2014年“兴大科学报告”的高端化升级,契合了北大化学学院的发展理念。紧贴学科前沿,增进国际交流,营造学术氛围,“兴大科学报告”为北大化学学院培养具有创新科研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科研人才提供了土壤。
守初心:把学术熏陶坚持成文化
为老师提供积极民主的学术氛围,为学生创造前沿活跃的学术熏陶,“兴大科学报告”的价值,已融入院系文化的血液里。
“提前一刻钟整个教室都坐满了,过道、台阶、教室后面挤满了人。夏普莱斯教授讲完后,大家各种提问。那种盛况就像追星,点燃我们对化学科研的热情。”北大化学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杨字舒对自己本科二年级时旁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主讲“兴大科学报告”时的盛况记忆犹新。“兴大科学报告”不仅点燃了学生们的科研热情,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研究思维。
“尽管有些报告当时努力去理解也听不太懂,但之后遇上新知识时,就会突然想起‘啊!我好像在兴大上听过’,这样对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就会少一些。”在张旻烨的印象中,与主讲人的近距离接触,拉近了学生与国际顶尖学者间的心理距离。
一小时的报告演讲,半小时的互动讨论,教授午餐、专题讨论会、六到八小时的“小班课”……在与国际一线学者的深入交流中,学生见识了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前沿研究,开阔了视野;更了解了研究中的思路演变,领悟了精髓。
“老师全程板书,从量子力学的基本公式一步步推导,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发展与前沿非常细致地展现给我们,逻辑清晰,有问必答。”北大化学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姚宇航回忆起戴维·马诺洛普洛斯教授讲授“现代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小班课系列课程的学习过程,尽管自己之前并未涉及这个方向的研究,但听过几小时的课程后,他也基本了解了这个理论基本的知识和框架。
为学生提供学术熏陶,把学术训练作为自己的责任。在筹办“兴大科学报告”的过程中,民主平等的遴选模式,与国际前沿学者的互动,也让北大化学学院的老师对“兴大科学报告”充满认同感和归属感。
2016年11月11日,来自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安德烈亚斯·赫希教授与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里耶·瓦舍尔教授在化学楼A区报告厅相遇,为北大化学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两场充实精彩的学术盛宴。与北大化学学院一路走来的“兴大科学报告”已举办507期。
走向国际,走近前沿,在以学术为本的道路上,“兴大科学报告”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