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记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十佳教师”俞虹

期次:第1179期       查看:573




  她是一位没有个人博客的传媒人,不是她不懂网络传播的神奇力量,而是她没有时间去展示自我。她小心地使用着北大教师的称号,用心地书写着北大教师的形象,全心地服务着她的学生。她就是北京大学“十佳”教师俞虹。
  在北大,女博导并不稀奇。可是,当你见到俞虹老师的时候,你还是会惊叹:“她是俞虹?”在浙江生活20余年的俞虹看起来很“江南”,苗条的身材,清雅的眼镜,端庄大方,出口即是美文,透着一股书香气。当她出现在公众场合,人们常用的形容词是“优雅”。但她却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说话抑扬顿挫,气定神闲,透着一种南方女子不多见的魄力与大气。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在北大上课是享受”
  2002年,俞虹受北大艺术学院邀请第一次在北大讲课。第一堂课终了,北大学子满堂的掌声令她猝不及防,“当这么多年老师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以前总是习惯于在讲座和课程的最后一堂课结束时听到掌声,而北大的学生在第一堂课就给了我这样的掌声。”回忆起7年前的情景,俞虹记忆犹新,她说:
  “当时静静地收拾着讲台上的东西,心里又激动又高兴。”从此,俞虹就喜欢上了这种在北大上课的感觉。身为浙江大学教授的她在北大兼职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收获了很多欢乐。她说:“在北大,上课的过程很愉快,学生会刺激老师往前走。北大是大师云集的地方,融入到这样的团队中,我会不断前进。”
  求新求异,选择未知,选择悬念,是俞虹的生活态度。2005年,当北大向她发出邀请时,她毅然选择放弃西子湖畔的安逸生活,迎接北大教授这个神圣工作的挑战。而这次扎根北大,她又被北大学子感动了。
  学生们说:“俞老师像妈妈,有时候又像朋友。”俞虹说:“我到北大的时间很短,资历比我深、做得比我多比我好的人有很多,我只是努力地在我的职责上为学生服务。学生给予我这样的厚爱,我很感动也很幸福!”“十佳”评选的时候,学生们自发为俞虹做宣传短片、海报,在“尊师墙”上留言,俞虹看着这些可爱的学生,再一次被感动了:“北大给予我的信任、滋养、提升和快乐是如此的多。在北大上课是享受,一个已经获得那么多享受的人还获得学生的厚爱,这是多么的厚重和感动啊!”在俞虹和她先生的家族里,教师有18位之多,新年晚会“十佳”教师颁奖礼上,俞虹说:“如果他们知道北大学生给予我这样厚爱的话,他们一定也很感谢。”
  
“自觉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力量”
  “自觉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力量,自觉是凝聚在内心的释放,自觉是文化积累的外放,自觉是大写的媒体担当!”在俞虹的课堂上,经常能不期然地听到这几句话。俞虹说,她希望把责任从黑板写到学生的心里,从有限的教室写到无限的外界空间,把责任变成自觉。“让学生走出校园后,依然知道肩上的责任,尤其是一旦从事与传媒相关的职业,他更加体会到身上责任的重大,感觉到一种使命,一种自觉。”每年记者节,俞虹都会张罗请来各路传媒人与北大学生一起交流。在一次次的交流与沟通中,她希望“每一个现在或未来的传媒人,能够放大‘自觉’这两个字”。
  在俞虹看来,“责任、自觉”,看似很宏大的命题,其实却是十分现实、具体的重要问题。大众传播的媒体空间的扩大、媒介作用的增强,要求传媒人有更高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理论教学,媒介自觉这一中心思想都会贯穿其中”。俞虹说,做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尤其是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传递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传递给学生他的人格力量、学术态度以及独到见解。
  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在课堂上的学术观点和批判性思考,总能听到北大学子的阵阵掌声。“不是我讲得好,而是我的观点被学生们认同。这一点我最看重。”目前,艺术学院面临着教学计划的修改和大平台课的建设。俞虹希望通过改革实现各门课之间相互融通,以挖掘潜力,让影视专业的课程更完善更科学;同时努力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影视创作能力、社会责任感,让北大学生在影视专业领域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
  “家人给我力量”
  俞虹的家族有教师情结。俞虹的父母都曾经做过教师,她从小就在书香的熏陶下长大。这使大学毕业到高校任教的俞虹迅速体会到了教师这份工作的意义:让世界美好起来。为此她愿做一滴水,让滴水汇流成大海;愿把美好的东西传递给学生,在他们心里种下美的种子。
  俞虹的先生也是教师。2005年俞虹调往北大时,先生为支持她的工作,也调到北京工作。俞虹半开玩笑地说:“我和你在杭州生活了20多年,这下你这个地地道道的杭州人得和我在北京生活啦!”
  说起儿子,俞虹颇为骄傲。儿子从小就很懂事很好学,很小就获得国际奖学金,在新加坡读书也从不用父母担心。俞虹笑着说:“儿子的优秀,给予我做母亲的骄傲与快乐!”同时,家族中教师前辈的成就也是俞虹不断追求人格提升、学术创新的鞭策力量。(朱悦俊)俞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大学数字媒体试验教学中心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致力于视听传播艺术与媒介影响研究。连续多次担任中国播音主持作品政府奖、全国主持人最高奖“金话筒”和“金鹰奖”评委。承担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主要著作有《节目主持人通论》和《影视受众论》、《跨世纪中国城市电视发展与展望》(主编)等,发表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