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波罗的海畔的三层浸染

期次:第1471期    作者:马昕琳   查看:140


国际班学生为马昕琳 国际班学生为马昕琳 ( (右三 右三) ) 举办送别聚餐 举办送别聚餐



  成为博士生的第一个秋季,我在全球空气质量最优的国家爱沙尼亚度过。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塔尔图大学,以一派金秋盛景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拥抱每位交换生,在欧盟的资助下,我有幸获得了这次波罗的海畔的“浸润”机会。
  初到欧洲的研究生课堂,启发式的教学一时间让我难以适应。教授们抛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他们在每节课的开头总习惯说,“你们有任何不同观点,请不要犹豫,立刻告诉我。”因为这样的“客套”,学生们也毫不忌惮于权威,随时礼貌打断老师的讲解,提出自己的疑惑甚至是反驳。以至于来自中国的我也深受感染,在课程中期汇报时,我因为指出了其他组汇报的一处缺漏,而受到了系主任的邮件嘉奖:“今天课堂上,你贡献了很敏锐的发现。”每一个观点都有被尊重和珍视的价值,无论他来自何种位置,这是这里给我的第一层浸染。
  我所在的地理系国际班,汇集了来自十个国家的十位学生,不同肤色的面庞下是同样求知若渴的心。第一学期的课业繁重,因而学院机房的电脑常常被我们几人“霸占”;小组汇报前的激烈争论和思维碰撞,让我更懂得聆听不同学科背景的声音;周末的茶歇,我们带上各个国家的代表美食一较高下……最难忘的还是地理系每周一次的野外课,我们曾在爱沙尼亚的雨林中徒步,曾到首都塔林进行为期两天的社区形态考察,曾登顶欧洲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曾造访苏俄时期建立的气象局。因为和蔼的教授们的亲切陪伴与解说,在严寒的初雪后观测植被也成为一桩美事。交换期间,我还有幸赴首都塔林、瑞典林雪平参加国际会议,捕捉最前沿的学术进展,了解“大牛”们的学术动态,在争鸣之中找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像这样地,我在北欧度过了几个沁人心脾的学术周末。回首这短短数月的际遇,我更加坚定了学术的方向和理想,更乐于在这条道路上奔驰。真正热爱所学的专业,并倾尽可能地为它而奋斗,这是这儿给我的第二层浸染。
  作为少有的来自中国的交换生,我加入了欧洲地理研究生联合会在本校的分支,在周末义务地为沙龙做些服务,也借此机会认识了了许多有志于学术的、乐此不疲的青年人。我们一起举办万盛节狂欢派对,一起去塔尔图市的母亲河划赛艇,一起每天步行30 分钟去学院上自习……同好们时常也有争论,俄罗斯姑娘和乌克兰小伙的“红菜汤源头”之争,德国姑娘和爱沙尼亚姑娘“哪种语言更难学”之争,等等。刻板的一方会逐条列举的证据,从周一辩驳到周五;滑头的一方则借由各种笑话嘲弄对方,想让人主动败下阵来,俏皮的辩论为稍显沉闷的科研生活注入活力,课余的多彩也让大学城的生活张弛有度。而对于“遥远的大国”的飞速发展,伙伴们更是充满了惊叹和好奇,每每轮到我分享中国的案例,老外们总是有连珠炮似的问题在等着我,“中国人对待城市文化遗产是什么态度?”“大城市的雾霾真的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吗?”“大数据在中国的应用已经很普及了吗?”他们乐于把我团团围住,誓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我也将这种关注视作祖国国力提升、留学生在海外更受尊重的最好注解。无数次的解答和交换意见之后我才发觉,永远对未知的世界保持好奇心,永远乐观地看待周遭的人与事,已成为这里给我的第三层浸染。
  三个月时光飞驰,离开塔尔图时我只带走了一张学习证明和一份全A的成绩单,而我所收获的,远不止这些。能被尊重、有所热爱、保持好奇,这是我的2017年海外际遇,相信也是无数留学生们亲身感受到的。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地走向世界,更多的中国留学生、交换生也不断地通过自身实力掌握更多的青年话语权,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而从容自信的大国气度,与拼搏奋进的个人态度,必然能让我们的脚步走得更稳当。
  在迈入2018年之前的最后几秒,我把燕园的朗朗星空分享给身在爱沙尼亚的朋友们,倏忽之间,十多种语言的happynew year在零点涌入邮箱,似乎也伴着波罗的海的风。作为北大交换生群体中的一员,我的2017因此被幸福地画上了点睛的一笔。(作者为城市与环境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