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北京大学201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侧记

期次:第1417期    作者:校报记者 张守玉 乔治洋   查看:294


北大在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欢送会, , 为全校 为全校2016 2016届 届442 442名即将赴基层和西部地区毕业生送行
  名即将赴基层和西部地区毕业生送行, , 与会校领导与毕业生代表合影 与会校领导与毕业生代表合影 李香花 李香花 摄 摄


  “对好奇心旺盛的人来说,北大给了你包容的思想氛围、支持你的平台机会、和你一起实现梦想的伙伴。有了这三样法宝,心之所向,无往不至。”在光华管理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李绯悦看来,北大真切地给予她寻找、发现、成就自己的机会。大三在高盛香港做实习生的体验,使她喜欢上了快节奏和具有挑战性的生活。在她看来,为大到跨国公司、工业巨头,小到创业公司、非政府组织解决商业问题,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也有挑战性的事情。从大四开始,她瞄准咨询行业,结合就业中心提供的岗位需求信息,不断申请求职,最终她成功拿到咨询行业龙头麦肯锡的入场券。
  “在个人就业过程中,学校就业中心提供了丰富的就业信息和精准的就业服务。”李绯悦说。自2015年9月以来,就业中心共举办以城市地区、热门行业、大型企业为主体的“集团招聘”50余场,企事业单位专场招聘宣讲活动450余场,提供岗位需求信息超过5万条,并通过“北大就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完善就业服务机制。“北大就业”微信公众号自上线以来,日推送量3至5篇,及时发布最新就业政策、求职信息、经验分享等,凝聚关注用户近6万人。
  “就业率只是个数字,在保障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我们更看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学校通过构建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思想引领、课程指导、实习实践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毕业生与其职业选择的信仰匹配、素养匹配、兴趣匹配和供求匹配,从而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简单说来,就是努力帮助学生找到长期来看最适合自己、最令自己满意,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工作。”北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张莉鑫指出。
毕业生就业形势整体平稳向好
据介绍,2016年北京大学共有毕业生85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2800人左右,硕士生4200人左右,博士生1500人左右。从就业情况来看,2016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保持平稳,签署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人数居多,选择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同学也占相当的比重。从学历类别看,本科生选择升学或出国深造比例较高,而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则更倾向于进入就业市场。从签约单位看,以国企为代表的各类企业是多数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次之。与此同时,依托各省市定向选调生和人才引进项目到京外地区就业人数逐渐增加,特别是到西部和基层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年均增长10%以上,部分毕业生主动选择去西藏和新疆等艰苦地区工作。
  一直以来,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指导思想,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特点出发,完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近期,就业中心将就业工作和学生的学业和成长成才紧密结合,为在校生打造“就·在你身边”职业发展系列活动,将贴近学生就业需求、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助力毕业生精准就业作为目标,着力帮助北大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提升职业发展素养。
  “从就业整体情况来看,北大毕业生的求职心态普遍比较理性,对自身有着比较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期待,更关注素质匹配以及长远发展等问题。”张莉鑫表示。
助力学术科研类人才培养与输送
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李佳璐毕业之后将远赴美国去哈佛大学攻读东亚研究硕士学位。在校四年,无论是导师的谆谆教诲还是基层调研实践,都对她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其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更深的理解。跨越重洋,赴外就读,将面临一番全新的挑战。但她认为,无论是在北大读书,还是在远赴哈佛深造,那些在北大烙上的坚定信念和理想,永远不会忘却,“天下为公,报国为怀”的豪情将注定与她一路同行。将去美国布朗大学继续攻读材料专业博士学位的工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朱斯亚也对母校感恩有加,并表示在北大打下的坚实基础,为自己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
  李佳璐、朱斯亚的培养和输出离不开学校和院系就业工作教师的努力。
2015年12月,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提出北京大学“人才塔”战略,重点关注学校与科研单位的全面战略合作,支持和鼓励北大毕业生特别是基础学科研究生在学术科研领域建功立业。
  “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特别是‘人才塔’战略的实施,北大能与更多优秀科研院所结为更加密切的人才战略伙伴,为学术科研领域人才的培养、发展与输送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保障。”校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在参加北京大学第三届人才论坛时指出。
  “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标准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全力以赴地指导学生的科研学习,还要义不容辞地帮助学生找到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为他们的深造交流搭建平台,为他们的就业发展出谋划策。”研究生导师张平文教授表示。
以“家·国情怀”对接职业理想
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本科毕业生王信夫在大二的时候就通过了外交部的遴选考试,毕业之后即将进入外交部工作。对他而言,四年的时光使他从那个刚进大学时很傻很天真的小男生变成了现在准备好进入社会去工作的自己。“北大给了我很多的机会,我也在此遇到过很大的挑战,但是现在看来,这些机遇、挑战都为我实现梦想提供了无数种可能,因为它们让我去突破自己的极限,实现过去我不曾想到自己能完成的事情。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这么热爱燕园的原因,因为在这里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别样的青春时光。”
  除了选择到国家中央部委就职,北大还有为数不少的学子选择到基层锻炼。自2011年开始,北京大学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定向选调生的选拔与输送工作。校地之间优秀毕业生培养与输送、人才合作与交流领域也已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赴西部和基层地区就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北大深研院硕士毕业生郑明凤毕业后将赴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工作,他在2016届赴西部和基层地区就业毕业生欢送会上发言表示要立志沿着北大前辈的光辉足迹,“从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转徙于带领一方百姓促变革、务发展的大道上,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安放梦想、砥砺心智,在广袤的土地上同人民群众一道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创业史”。
和郑明凤一样,选择赴西部和基层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还有很多。2016年,北京大学毕业生中共有442名应届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和基层地区单位就业,其中302人签约各地选调生和人才专项引进项目,也有不少同学志愿前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就业。
  “从白山黑水到巴山楚水,从万里烟波到阑干瀚海,我们在山区——将公路修进闭塞已久的村落,我们在乡间——让果实满枝、牲畜满栏,让乡亲们喜笑颜开,我们在路上——在调研与走访中,勾勒出一村一镇的未来。”2016届北大选调生为母校献上诗歌的《选调生之歌》中这样写道。
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突出教育属性,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企业家精神教育。”2016年6月13日,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工作专家第一调研组来北大实地调研。林建华会见各位调研专家时指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发展潜力。”
  近年来,北京大学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引领方面也持续发力。目前,学校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链:一是以教务部、研究生院、教务长办公室和就业中心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与输送主干体系;二是以校团委、学生工作部以及相关院系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与课外活动支撑体系;三是以校友会、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科技园为主体的创业训练与企业孵化实操体系。各单位联动配合,形成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涌现出微能高芯、ofo、燕园德普等一批具有标志意义的学生创业企业。2015年教育部授予我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研发基地”称号。2016年我校荣膺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
  李绯悦的职业生涯刚刚起步。同时,2017届毕业生求职季也将在今年9月份启动,北大就业中心将继续全力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
  对李绯悦和北大就业中心而言,这都是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