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波: 深耕半导体三十年

    沈波: 深耕半导体三十年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沈波教授团队的成果“氮化物半导体大失配异质外延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沈波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他与半导体结缘30多年的故事。  “氮化物半导体,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它是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在自然界是没有的。它的主要制备方法是外延生长在蓝宝石、硅等别的衬底材料上,晶格失配和热失配非常大。所以怎样克服大失配,得到高质量的氮化物半导体材料,是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沈波开门见山对他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个是衬底,一般称之为衬底工程,虽然都是蓝宝石衬底,但是可以通过在衬底表面做各种各样的新型微纳结构,促进高质量氮化物半导体的制备。第二个就是外延生长,要不断发展提升氮化物半导体外延质量和光电性质的新方法。因为我们团队在这两个方面有一些创新,比较好地解决了衬底和氮化镓失配的问题,制备的材料有部分指标在国际上是领先的。”沈波说这次获奖是集体的荣誉,他要借此机会感谢学校各级领导、兄弟学院同仁,以及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北大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和研究团队的长期支持,还要感谢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全体成员,特别是中心创建者甘子钊院士、张国义教授对他工作的长期支持。  “这才是见硬功夫的地方”沈波团队研究的氮化物半导体,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第一个是宽禁带,如果做光电器件,宽禁带就表示发光的波长更短,能量更高,比如蓝光和紫外发光二极管(LED);第二个特征是它有非常强的极化效应,做出来的电子器件功率密度很大,如果用来做雷达的收发模块,功率密度大,探测距离就远。美国在韩国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就使用了氮化镓模块,可以探测上千公里,中国许多地区也在其探测范围之内,所以引起了 ‘萨德危机’”。  2018年美国制裁中兴公司事件中,中兴公司如此被动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强大的半导体芯片技术,主要是硅集成电路芯片,也包括氮化物半导体的一些芯片。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的微波基站,其微波功放模块是用氮化镓做的。  宽禁带半导体在军工和民用领域都有很多应用,是各国高技术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在宽禁带半导体核心技术上,中国一直面临美国的限制,最近的限制更多了。“部分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备装备现在美国已开始对我国禁运,为了一些实验的需要,想买点AlN材料回来做对比,都买不到。另外我们许多仪器设备都是进口的,一些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也受到限制。”  沈波认为,限制背后也是机遇,“原来大家都愿意买进口的设备,因为担心国产的质量。国产设备现在不如进口设备好,但是你不买它、不用它,它永远都不会好。如今国外的买不着了,也就只能买国产的,国产设备市场变好,技术水平也就不断提升,再过5年,我们的国产设备就能发展起来”。  除此之外,美国对中国半导体技术的限制,也让中国意识到半导体技术的战略地位。沈波说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都比较关心系统应用方面,比如互联网、高铁、大飞机,不太关注到高铁、飞机的关键零部件都是进口的,其中就包括半导体芯片。中兴事件让我国政府和老百姓意识到在这些最核心的技术上,我们离西方还有相当的距离。现在大家不是问国家要不要做这件事情,更多的是讨论怎么做,这对我们是有利的。现在国家上上下下都意识到,半导体就像上世纪50年代的钢铁一样,是一个国家发展最核心的东西之一。这才是见硬功夫的地方。”  校企合作共赢在这次获奖项目的完成人当中,除了北大的老师,还有东莞两家公司的代表,分别是东莞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东莞中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这一次获奖的技术,也已经投入到两家公司的生产中。  “这两个公司跟北大都很有渊源。2009年,在甘子钊、张国义老师组织领导下,北大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与东莞企业家的投资相结合,创立了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把北大氮化物半导体的研究成果在广东做产业化转移。2013年,中镓公司又把发展得很好的蓝宝石图形化衬底业务单独拿出来,成立了中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技术支撑都来源于北大,一直以来跟我们有非常紧密的合作。”  对于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最重要的是双方的核心诉求要契合。对企业来说,最关注的就是大学的研究成果对企业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帮助。对大学来说,研发是核心使命,通过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推广既可彰显成果的价值,也可获得更多的研发资源。从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到企业有竞争力的产品,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中试,不仅需要大学的研发能力,还需要企业在人力物力上的大量投入,因此需要大学和企业长时间的紧密合作来共同完成。  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抢占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的战略制高点,通过国家级创新中心等形式,把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等有机地联合在一起。在这方面,中国也行动起来了。2015年,宽禁带半导体相关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龙头企业发起筹建我国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北大是副理事长单位。  沈波说,这个产业联盟的作用不可小觑。“这个联盟,它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是促进行业内企业的协调发展。第二是促进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了解到产业界的需求是什么,也让产业界知道我们大学、研究机构都在做哪些事情,哪些技术在生产中可以用上。第三就是协调政府和研究机构、企业的交流,可以把学术界和企业的声音,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如科技部、工信部等,政府在制定宽禁带半导体行业的五年规划时,会参考联盟成员的意见。”  一剑磨十年沈波的人生道路和中国半导体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他1985年从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专业毕业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半导体物理专业研究生,再到日本留学,获得半导体材料专业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一直没离开过半导体。  谈及与半导体的缘分,沈波戏称自己和半导体之间属于“先结婚后恋爱”的关系,一开始是被动地进入这个专业,后来才逐渐喜欢上,“一辈子就做这件事情”。沈波回忆道:“我上大学之前,不知道大学里物理系是干什么的。因为我的高中班主任是物理老师,他觉得我物理学得不错,我就报了南京大学物理系,大学分专业时我的志愿是南大物理系最强的晶体专业,但把我分到了半导体专业,我就被动地进了这个领域。”  对于沈波来说,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的研究,“一方面在科学上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探索,有大量的物理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去解答。另一方面,半导体作为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核心技术对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民用技术和军用国防上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沈波的博士学位是1995年在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获得的。谈及当初为什么选择回国,沈波说,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当年我本是南京大学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在此期间,我获得了攻读博士的机会,南大也同意了。等我博士毕业,就没有任何理由再待在国外,于是我就回来了。如今24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回国是对的。当时跟我一起出国的,也有不少人没回来,这么多年下来,个人发展不一定比国内好。虽然刚回国那几年科研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国家对归国青年人才非常重视,让你挑大梁,很锻炼人。最近十多年来,科研人员的待遇、科研条件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我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非常满意。”  中国的宽禁带半导体研究起步较晚,前期可投入的资源较少,而半导体研究仪器设备动辄上百万美元,“上世纪90年代我刚回国的时候,我们的实验条件跟国外比起来差距确实很大。可是最近十年,中国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大幅增加,我的日本朋友经常会来北大访问,他们就觉得我们现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条件,跟日本的大学已经没太大差别,加上中国对人才的高度重视,我们确实缩小了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少数技术点上,我们已经处在国际前列”。2018年我国整个半导体照明的产业规模约7500亿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照明产业,也是我们国家最近十多年来高新技术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  说到研发过程中的困难,沈波笑着说:“各种各样的困难总是存在的,所以我们的年轻教师和研究生都很辛苦,每天都要工作很长时间,寒暑假大部分时间也都在工作。大家的目标就是克服困难,把氮化物半导体这件事情做好,赶超世界科技强国,满足国家对氮化物半导体的需求。任何事情你只要坚持往前做,总能把它做好。”  沈波提到,在大学里做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适应的状况。“因为我们大学这么多年擅长做基础研究,在管理上和观念上对发展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有些不适应。比如半导体实验室研究的东西以纳米或者微米为尺度,必须在一个恒温恒湿的超净室里做,实验室内的仪器要保持非常洁净的状态,所以它是不能断电的。美国、日本从事这样研究的实验大楼都是双电路安排,从来不会断电。而我们物理大楼在寒暑假期间,经常会停电检修,平时也偶尔会断电。为了一次停电,我们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要耽搁好几天时间,仪器状态和洁净条件都会受到影响。其实北京大学不仅是一个培养人才和做基础研究的著名学府,它还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基地,学校在管理上和观念上要适应这种变化,一些制度上的安排要跟上。北大的核心竞争力是由一个个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课题组构成的,每个学院都有若干个这样的课题组,这一个个课题组加起来构成了北大赶超世界科学前沿、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核心竞争力。”  这次获奖,用沈波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一剑磨十年”,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从他2004年到北大,他一直在做氮化物半导体研究,至今已经过了15年,这个奖也被他视作这15年工作总结的一部分。“我这辈子从上大学开始就学半导体,1995年起做氮化镓,看来一辈子就做半导体这件事情了。但真的沉浸到里面,你会发现其中的事情是做不完的,永远有好多事情等着你去做。”沈波说。

  • “冈崎嘉平太与中日关系” 展览
    在北大展出

    “冈崎嘉平太与中日关系” 展览在北大展出   本报讯 3月1日,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日友好饮水思源系列展:冈崎嘉平太与中日关系”在北大第二体育馆地下大厅开幕。北大副校长王博,日本国驻中国大使馆参赞后藤章文,全日空控股株式会社驻中国总代表三宅英夫,建交前中国驻日记者、中国原驻大阪总领事王泰平,以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  20 世纪60 年代初,冈崎嘉平太与廖承志、松村谦三、高碕达之助等前辈先贤一道,参与开创了“备忘录贸易”,将中日交往推向“半官半民”的阶段,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基础。在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缔结40周年之际,“中日友好饮水思源系列展:冈崎嘉平太与中日关系”在北大展出,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前辈,回归两国复交的初心,牢记和平友好的使命,传承掘井前辈的业绩,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北大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康涛在致辞中表示,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是两国具有远见的政治家和一大批民间有识之士不畏艰难、殚精竭虑、辛勤耕耘的硕果。冈崎嘉平太是中国人民尊敬的老朋友,也是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巨大贡献的“掘井人”之一。我们只有继承前辈故人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开辟两国关系新的未来。  后藤章文高度赞扬了冈崎嘉平太为推进日中民间交流所付出的努力,并希望这一系列展览活动可以在中国高校中延续下去。他提到,在2018年10月安倍首相访华之际,两国共同约定将 2019 年作为“日中青少年交流年”。他期待这一活动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进一步推进日中双方的友好交流。  王泰平回忆了冈崎嘉平太参与中日关系正常化过程中令人难忘的往事。他相信此次展览能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到中日友好关系的来之不易,希望当代青年人为中日人民世代友好承担起历史责任。  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白智立表示,展览的举行一方面表达了对冈崎嘉平太的追思和缅怀,同时也将促进更多人对中日关系进行思考。他希望本次展览在推动中日关系研究的同时,也能增进北大师生对中日关系史的认识和理解。  本次展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展厅墙上悬挂着冈崎嘉平太的生平简介和书法作品等常规展品外,展览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日政府首次接触”“中日友好协会成立现场”“周恩来总理会见田中角荣首相”与“日本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等新中国成立至今“影响中日关系的四大历史瞬间”。展厅大屏幕播放着讲述冈崎嘉平太与中国渊源的纪录片,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展厅中央陈列着 本 次 展 览 的“镇 展 之宝”——一张带有精美园林和人物刺绣的桌布,这是周恩来总理赠给冈崎嘉平太的礼物(原件收藏在冈崎嘉平太纪念馆)。此外,玻璃展柜里摆放有大量关于冈崎嘉平太的著作和他的私人物品,进一步丰富了参观者对他的认识。  北大历史学系教授牛大勇参与了展览的组织策划。据他介绍,此次展览的大部分展品是通过私人渠道收集的,保持了此前在清华展览的原貌。2018年12月,清华大学与全日空控股株式会社联合举办了“冈崎嘉平太与备忘录贸易时代”特别展,引起了热烈反响。  牛大勇称,本次展览图片和视频较多,此后的展览中还将考虑增加更多历史实物。他表示,“中日友好饮水思源系列展”将作为一项长期课题进行充实,目前已经有了初步规划,郭沫若、廖承志、孙平化等人都在下一步考虑范围内,以期通过对关键人物事迹的介绍,构成全面反映中日友好交流史的宏大画卷。  展览吸引了北大各个院系的同学前去参观。“北大人需要有世界视角,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更有义务去主动关注国际事务。”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赵同学对记者说。她从学院主页及微信朋友圈的推送了解到这次活动,觉得很有意义。她留言道:“这次观展,使我对冈崎嘉平太的生平和中日友好历史的认知更加饱满。”丰富的展品以及视听结合的展示方式令她印象深刻。(新闻网记者 吴铮)

  • 北大与香港大学开展本科双学位项目合作

    北大与香港大学开展本科双学位项目合作   本报讯 为响应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贯彻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的“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战略要求,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平等互惠”的原则,在法学、工商管理等领域开展新型本科双学位项目合作。  2月20日,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正式签署法学本科双学位项目合作协议,联合开设五年制本科双学位项目,培养通晓内地与香港法律的复合型人才。该项目由北京大学法学院与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共同发起,是北京大学与境外高校合办的首个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也是北大港大两校顶尖法学院顺应国家需要、培育法律专才所做出的全新尝试,对于促进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尤其是法学领域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两校将成立联合招生委员会,共同制定招生标准及课程培养管理方案。项目学生分别在北大和港大接受两年半的专业法学训练,达到两校毕业要求后将同时获得由北大和港大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首批项目学生预计于 2019 年秋季学期正式入学。  去年 4 月,北京大学发起成立“一带一路”书院,与包括香港大学在内的14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院校达成合作意向,共建教育合作新平台。2019 年伊始,北京大学“一带一路”书院“未来领导者”国际双学位本科项目正式推出,旨在为全球化新时代培养了解中国的国际领导者,香港大学系首批合作院校。在此基础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与港大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拟于 2019 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展本科双学位合作,通过北大、港大各两年的培养,锻造一批兼具高尚品德、优秀学识和多元视角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青年经管人才。  (港澳台办公室)

  • 荣誉榜

    荣誉榜   北大荣获1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本报讯 3月1日上午,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共有212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4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130项。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2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奖6项。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籍国东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饮用水源总氮污染防控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3D打印钛合金骨科植入物的临床应用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均获得“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科学研究部)8名博士生获选出席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本报讯 为使优秀科学接班人跻身或活跃于世界科技舞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德国德意志研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究联合会委托中德科学中心在中国挑选优秀博士生赴德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北大物理学院敖雨田、池骋、胡召一、梁昊、骆洋、马扬、杨振乾、张林8位同学经过中德专家函评、面试、大会委员会确认等多环节选拔,获得出席今年6月30日至7月5日在德国林岛召开的第69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大会的资格,将赴德参加该会议并访问德国大学和研究所。在全国最终获选的25人当中,北大独占8席,成为获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自1951年起举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每年都会邀请世界各国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与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优秀博士生和青年科学家一起探讨相关学科的话题,研讨未来科学的发展。十余年来,北大已有30余名优秀博士生经选拔赴德国参加该项重要学术活动,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现了北大博士研究生的风采。  (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