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北京大学重要新闻回顾

    2018年北京大学重要新闻回顾 一、习近平考察北京大学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同北大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北大党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于1月成立。二、北京大学喜迎120周年校庆5月4日上午,北京大学在邱德拔体育馆召开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当晚举办了以“百廿常新”为主题的校庆晚会。校庆期间,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大举行,学校还举办了校友捐赠仪式、话剧演出、学生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庆北大双甲子生日。三、邱水平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郝平任北京大学校长10月2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北京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邱水平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任北京大学校长。四、北大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授予改革先锋奖章。北大教师、校友于敏、王选、王家福、厉以宁、李彦宏、邹碧华、林毅夫、胡福明、钟南山、屠呦呦、樊锦诗等11人入选。12月19日,北京大学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会议邀请厉以宁、胡福明、王选的夫人陈堃銶、钟南山、樊锦诗、林毅夫、邹碧华的夫人唐海琳等获得“改革先锋”奖章的部分北大教师、校友及亲属,与大家共同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共话改革开放。五、北大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9月13日,北京大学在办公楼召开党委常委会,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9月14日,学校在英杰交流中心召开全校中层干部大会,就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讲话重要精神以及新学期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六、北大主办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8月13日至20日,拥有一百多年传统的全球最大规模哲学会议——世界哲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此次大会为第二十四届,由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主题是“学以成人”。大会汇集了当代全球最知名的哲学学者,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6000名哲学学者带来了全球不同地域文化和思想传统的哲学思考。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术框架为基础设定主题,体现了全球哲学界对中国哲学及其文化价值的重视,更凸显了中国在全球人文研究领域中日益提高的影响力。七、 北大教师荣获多项奖项与荣誉,教书育人整体实力稳步提升北大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四有”好教师,在各领域获得多项荣誉。袁行霈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8位校友成为201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报告人。彭练矛、严纯华、黄晓军等3人荣获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龚旗煌、谢心澄、曾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波当选国际哲学学院院士。阎步克、祝学光获得学校首届教学成就奖,赵达慧等6人获得教学卓越奖。孙祁祥、柯杨等11名教师荣获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或师德先锋)荣誉称号。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公布,北大五个A+位居全国高校之首,整体教学实力稳步提升。八、北大推动学科建设新布局,多项科研取得新进展北京大学依托学科优势,采取多举措推动学科交叉进一步融合发展,成立了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跨学部生物统计系、健康医学大数据中心等新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和院系。北大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科技前沿,积极推动科研平台建设,取得多项科研成果。推动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喜获多项突破。3项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多个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项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批学者在《自然》《科学》《柳叶刀》《细胞》等杂志发表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九、北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建设推向深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问北京大学并与学生座谈。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日大学生千人交流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暨北京论坛(2018)举行。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北京大学并与学生座谈。十、北大加大服务国家和社会力度,积极推进定点扶贫,社会各界助力北大发展北大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吉林省人民政府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科协共建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与国家外专局签署加快“双一流”建设合作协议,举办山西大学中层干部办学治校能力提升培训,对口支援云南弥渡县、石河子大学等,与西藏大学共开“同步课堂”,深入推进北大怀柔科学城项目。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捐资支持北大国际战略研究;“百度基金”成立,用于人工智能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探索;发树慈善基金会支持北大医学发展;邵氏基金会支持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黄廷方慈善基金捐资设立讲席教授,支持北大服务国家战略。十一、北大学子在国际和国内舞台上展示风采、获得多项荣誉,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5月15日,北大珠峰登山队赵万荣、郭佳明、魏伟、李进学、夏凡、陶炳学、庄方东、钱俊伟、邱小斌、李伟、杨东杰、方翔12名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12月2日,2018年中国罗德学者名单揭晓,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5级本科生付紫璇入选。4月15-19日,在第42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上,北京大学代表队得分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荣获竞赛金牌。6月,北大男篮蝉联第二十届CUBA男篮总决赛冠军。此外,北京大学还评选了“学生五·四奖章”和“班级五·四奖杯”,评出了首届北京大学“高君宇奖”、2018北大学生年度人物表彰和鼓励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子。十二、北大关注校园民生,积极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打造安全和谐校园11月,党委书记邱水平调研肖家河教师住宅项目;12月,校长郝平主持召开推进教职工便捷医疗工作协调会。校领导们还调研后勤系统,考察圆明园校区建设、校园施工等重大民生工程。此外,后勤系统积极推进“我的校园我做主”品牌活动走进院系,倾听师生心声,推动中关园食堂开业试运营;燕园街道积极推进社区便民菜店建设,改善社区生活品质。学校不断加强软件建设,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为便利和高效的学习工作环境。(新闻中心)

  • 北京大学2019年新年联欢晚会举行

    北京大学2019年新年联欢晚会举行 本报讯 2018年12月31日晚,百周年纪念讲堂内座无虚席,北京大学2019年新年联欢晚会举行。学校领导来到晚会现场观看演出,与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刘月玲 摄

  • 沐浴荣光,奋力前行

    沐浴荣光,奋力前行 ·特约评论员时光如流,激荡的2018已然成为历史。站在新年的起点,回望过去的300多个日日夜夜,北大人历经荣光,依然努力奔跑。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燕园。他看望慰问了北大的老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代表,对他们的科研攻关与悉心育人表示敬意;他认真听取了北大人文社科和理工医学的研究成果介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与不断提升的影响力感到欣慰;他来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中间,与同学们分享了“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理论的宝贵经验。在习近平总书记离开北大时,他听到了青年学子发自肺腑的熟悉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是被总书记称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的一批青年人,他们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青春之我”。这一年,北京大学迎来了120周年校庆。百廿岁月,一代代的北大人赓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始终坚守着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庄严承诺,为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今日之北大,汇聚和培育着四海英才,成为了一所在诸多学术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一所对未来更有信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百廿起航,北大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初心,砥砺前行。这一年,北京大学11位教师、校友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他们是于敏、王选、王家福、厉以宁、李彦宏、邹碧华、林毅夫、胡福明、钟南山、屠呦呦、樊锦诗。他们中有为祖国国防事业、科研事业奋斗终身的科学家,有在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有在医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挽救无数病患生命的专家,有用技术改变普通人生活的企业家,有勇开思想先河的知识分子,有将热血青春奉献给祖国灿烂文化遗产的考古工作者。他们是最优秀的北大人的代表,是引导改革开放巨轮前行的领航者。这一年,北大学人依然被各项荣誉称号青睐。袁行霈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彭练矛、严纯华、黄晓军荣获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龚旗煌、谢心澄、曾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波当选国际哲学学院院士;孙祁祥、柯杨等11名教师成为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和师德先锋。远者来,近者悦——北京大学人才集聚的优势日益明显。这一年,北京大学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新布局。依托学科优势,多措并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先后成立了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跨学部生物统计系、健康医学大数据中心等新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和院系。面向更长远的未来,北京大学布局建设着以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为代表的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带动学科结构优化与调整,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这一年,北京大学迎来了多位重磅级的国际人士,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及多国政要先后到访北京大学并与学生座谈。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暨中日大学生千人交流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暨2018年北京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在北京大学揭牌。这一年,北京大学怀揣家国情怀,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力度。与四川、山西、吉林等多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智囊。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弥渡县、石河子大学建设,与西藏大学共开“同步课堂”,在延安设立北医三院延安分院,为教育、医疗均等化建设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这一年,燕园几乎每天都被正能量“刷屏”。有振奋人心的事件——北大人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向母校生日献礼;有感动人心的温暖——“一二·九”师生歌会上,由后勤系统职工们合唱的《为你而来》让观众们热泪盈眶,正是有这些在灶台旁、在校门口,在严寒中、在冬夜里默默奉献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们,才有了师生“上好课”“吃好饭”“睡好觉”的宁静和美好。在2019年的新年致辞中,习近平总书记曾为“努力奔跑”的“追梦人”点赞。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有义务为捍卫理想而努力奔跑,正是千千万万个跃动的心灵铸就了北大百廿常新的辉煌。在辞旧迎新的节点上,让我们作别昨日的绚烂繁华,充满信心与期待,从容而坚定地继续奔跑前行。祝福2019!祝福北大!祝福中国!

  • 做一个坚定的理想捍卫者

    做一个坚定的理想捍卫者——访北大第五位“罗德学者”、元培学院2015级本科生付紫璇 ■ 校报记者 夏昕鸣2018年罗德奖学金落定,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5级本科生付紫璇成为4名入围的中国学生之一。回首4年的本科路,付紫璇对北大充满感恩。她认为,正是北大的多元教育使她有了更广泛的专业背景,使她能够更多地考虑社会利益而非简单的个人价值,使她在现实中始终葆有理想和信念。挑战: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付紫璇天生不畏惧挑战,在让人紧张或局促的场合反而更能迸发出勇气。这种品质体现在了罗德学者的竞赛环节。2018年11月30日,罗德奖学金面试前的晚宴上,选手与评委相互认识了解交流。这样的场合既有关于生活和成长的轻松分享,也有论及社会问题、热点话题时的针锋相对,可谓“轻松处暗藏玄机”。付紫璇提出的建立公益性记者平台的想法被众多评委不断追问细节。“这样的场合以前并未经历,但正是这种让我微微冒汗的追问,反而使我更清晰地思考了以前未曾想过的问题。”付紫璇说,晚宴上评委们不断发问“挑战”的过程更像一个探索自我的过程。“在非正式的融洽的氛围中展示出最真实的自己,我享受这种感觉。”“挑战”一词融入了付紫璇的生活,她热爱蹦极、跳伞和登山等极限运动。用付紫璇自己的话讲:“当降落伞打开的一瞬间,世界都安静了,可以放空自己或是与自己对话。”她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运动咖”,完成了斯巴达勇士野兽赛23km障碍越野全程,效力于北京大学女子篮球队,还担任元培学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她的新年愿望是“让元培的每位同学爱上体育,走出宿舍”。在挑战自己的过程中,付紫璇习惯了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高中还是理科生的付紫璇在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时,心中播下了学习国际政治的种子。本科她在元培学院主修经济学方向,同时辅修了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双学位。受益于北大的跨院系选课制度和元培学院的通识教育理念,付紫璇在经济学、国际政治等领域广泛涉猎、游刃有余。“文理兼修对整体知识结构的塑造很有帮助,让我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完整的人。”坚定:成为一名“三有”新闻工作者由于得天独厚的专业背景,付紫璇未来职业选择的道路非常宽广。通过本科四年的学习、实习和社会实践,付紫璇逐渐将目标锁定在做一名有知识、有理性、有情怀的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知识背景必须是宽广的。和受访者交流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必须要调动整体知识框架去探索、去发问、去写作。”在付紫璇看来,她的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的背景对于从事新闻传播大有裨益。“经济学是一门解释力度极强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个人想法、个人行为的学科。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是两个维度,从个人到国家。它们不一定能完全解释世界是怎么运行的,但是至少能够告诉我们,如果人们都是理性的,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者说可能变成什么样子。”在北大的第二年,付紫璇加入了北京大学电视台。之后,在多家媒体机构实习,接触到了更广泛的新闻实务。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换学习,她选择了传播学并取得满分绩点,被导师称赞为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对新闻理想的信仰和坚守体现在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她认为,一个优秀的记者最需要的不是采访和写作的技巧,而是公共意识,对社会要进行深入体察并对现实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付紫璇在北大电视台做新闻评论栏目编导时曾经探讨了教育公平的话题。在日常学习中,她对社会平等化、劳动力流动和医疗保险等社会问题都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幸运:在北大做喜欢做和应该做的事付紫璇认为,当一个人真正热爱一件事情并为之付出努力的时候,那种能量是巨大的,那种感觉也是幸福的。“先做你应该做的事,再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而我自己的幸运之处就在于,这两件事是统一的。”在北大,每一个人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过去四年的本科生活给付紫璇提供了自由选择和无限发展的空间。在罗德学者名单公布后,付紫璇收到了许多的祝福和期待,她郑重地写下:感谢一路引领、帮助、鼓励我的老师们,感谢永远支持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曾经共事或正在一道前行的朋友们,感谢一同在深夜散步聊天畅谈人生的你们,也感谢从未放弃的自己!就像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那样,付紫璇面对荣耀始终沉稳淡定。她更在意的是这份荣誉带给她更宽广的实现理想与情怀的平台,“这是帮助我实现梦想的奖学金,它提供了一个探索自我的机会,让我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让我更清楚未来要怎样做。”2019年,付紫璇将到牛津大学攻读PPE(Philosophy Politices and Economics,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专业),这被誉为人文社科类顶尖的专业之一,也是世界顶级大学最热门而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之一。她希望在这三个领域有更深入的探索,在新起点离自己的新闻理想更近一步——沟通、采访、撰稿、记录——通过对话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个体,挖掘和提炼最鲜活、最真实的新闻故事。?